首页

伊轩女主之家论坛

时间:2025-05-30 07:30:05 作者:法国机组哥哥入境“晒妹” 点赞 “中国游” 浏览量:81941

  12月7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主办的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暨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在吉林长春拉开帷幕,张伯礼、仝小林、樊代明等我国两院院士,唐旭东、刘保延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致力于中医药科技发展的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作为开幕式的重要环节,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颁奖仪式举行。

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颁奖现场

  由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贾振华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厦门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多个研究团队共同完成“肺疫病证治指导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表彰在中医药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获得显著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并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个人和团体,根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组织了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春波在颁奖仪式上宣读获奖决议时指出,“希望获奖人及团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传承中医药精华,促进中医药国际传播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全人类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围绕获奖研究成果,贾振华教授受邀在大会作学术汇报

  资料显示,“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是2005年4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设立的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奖项,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负责评审与授奖工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8年新增设“科技进步奖”,主要授予在中医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产出了重大科技成果,在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对中医药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持的个人和组织。

  据介绍,2024年度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的推荐阶段,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收到了来自英国、德国、瑞士、中国香港等多地推荐的候选人的其代表性成果。组织行业内专家进行两轮函审工作和一次会议评审,经来自中医药领域顶尖专家组评议,经评审委员会进行两轮评审、公示,并经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最终确定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13项。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腾讯汤道生:数字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说:“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总规模超过4.3万标准机架,同比增长34.4%。依托对口援青和东西部协作机制,推进‘数据援青’,各市州积极开展对接洽谈,促成金山云智算中心、百度网讯格尔木‘绿电+绿算中心’等一批绿色算力项目落地实施,汇聚我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新动能。”(完)

【光明漫评】让文明出游成为假期新风尚

“‘石上生花’是让我感到幸福的地方,让我独自撑起了我的小家。”55岁的刘道琼笑盈盈地说,她在这里工作已经3年多了,家里因病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原来在家务农,收入微薄,现在每年纯收入3万余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国防部:中国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边境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泰国旅客 戈德洒·龙英:免签政策太好了,这对我们个人来说就是一种福利,节约了旅行成本和时间,有了这个政策,来中国就更容易了,可以去中国更多地方旅行“打卡”了。

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投产

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开幕,这次出征奥运赛场的,除了国家队运动员,还有一些“中国制造”的体育装备,持续升温的“奥运经济”也带动了相关产品的热销。

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34% 2023年能源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西安9月26日电 (杨英琦)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25日晚间在西安闭幕。各国作品对“金丝路奖”的激烈角逐落下帷幕,亚尼斯·弗里施、咏梅分获最佳男女演员奖,《紧握的拳头》获最佳影片奖。

相关资讯
云南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8项、国家标准1206项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机制,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以释放数据红利,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放大各自比较优势、合力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发展格局。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的态势越发鲜明。其中,深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领先”绝对优势,首次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的128.68万辆和西安的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中部地区的合肥、长沙,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济南跻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